法律咨询热线:13696921382
首页
律师简介
行业动态
法律法规
员工工资
劳动保障
劳动保险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首页 > 律师文集 >

劳动就业

行业动态法律法规员工工资劳动保障劳动保险劳动合同工伤保险办案札记工伤鉴定劳动就业劳动安全用工制度养老保险精神损害医疗事故工伤赔偿合同赔偿国家赔偿
搜索律师文集
关键字
法律援助
电话:13696921382
联系人:孙华
福建 厦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资源分析

添加时间:2013年8月12日   来源: 厦门民事代理律师     http://www.xmmslaw.com/
摘要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这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其次表现为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的矛盾,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急需的高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在区域间分布也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供求矛盾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又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最大实际和具体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等“不发达”的基本表现。再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本文结合学习十五大精神,就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 劳动力供过于求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科学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增长过快,给90年代劳动力的总量平衡和劳动就业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1952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671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6.5%,到199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为6973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年均增长率为2.56%,大大高于总人口自然增长率1.8%的水平。1992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为7212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1.6%。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所占比例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平均每年递增约1500万人,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00年。据测算,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至少要持续到2020年,才能逐渐趋于零增长。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迅速还表现在实际劳动就业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1952年全国社会劳动者人数20729万人,总人口就业率为36.1%,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77.6%;1990年全国社会劳动者人数为56740万人,增加了1.74倍,总人口就业率提高到49.6%,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81%。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7.9亿人,可利用数约为6.6~7.0亿人,与1990年相比净增1个多亿。

在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退出劳动年龄人口再就业者居高不下,加大了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趋势。1992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1976万人,尽管当年退出劳动年龄人口为846万人,然而其中相当部分又转化为再就业者。若以0.5的转化系数作个保守估计,1992年至少有400万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继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这样,1992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与再就业者合计为2400万人。退出劳动年龄人口继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无疑会给劳动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中期目标多次变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00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1989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12.7~12.8亿的人口目标。实际上,1995年2月我国总人口已经提前达到12亿,2000年我国总人口将突破13亿。以这样巨大的人口压力为背景,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左右。我国城镇职工中目前约有3000万左右的富余人员,而体制转轨的深入将会把这一部分人分离出来。如果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法的实施,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和企业有权自主决定职工的聘用和辞退以后,必然会尽力节约使用劳动力,从而使企业的富余人员的数量更为扩大,将被分离出来的人员更多。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5亿左右。如果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将使农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更为减少,产业结构的变动会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增长,城镇企业存在的大量富余人员,以及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使我国的劳动力几乎呈现无限供给的态势,劳动力总量的长期供过于求,就业压力的长期存在将是转轨时期以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持续起作用的基本因素。

二、 国企改制与破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中的工人在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出来。1993年底城镇国有单位职工1.09亿人,富余职工总数在3000万人左右,其中闲置富余职工约为1500万人,隐性闲置约1500万,停工停产企业职工长期在职无业者超过500万人.有的国有企业的冗员已达到50%。

国有企业冗员过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或在职失业人员是传统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多数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机制排斥和限制市场机制,一方面为国有企业工人提供了铁饭碗,增加工人对企业的依赖感,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使劳动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3个人的活5个人干,劳动力资源大量浪费,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又使劳动者收入攀比,通过消极怠工方式一味要求增加工资。其结果都只会导致平均主义的现象更加严重,并且由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低下,必然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发不出工资,使企业的发展更加艰难。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制度进行了不少改革。1986年出台的《国有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正式提出了废除企业“内部招工”和“子女顶替”,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招工原则;1992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招工自主权,明确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自主决定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数量和范围。在对招工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对企业用工制度也进行了改革。1986年也出台了《国有企业新招用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等四项劳动制度改革的暂行规定,提出在企业新招收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在此基础上,为消除新旧用工制度的摩擦,对在职职工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和竞争上岗。同时,开始在部分行业和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这些改革对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式工与合同工劳动就业双轨制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大量冗员,冗员率高达25%~30%,表现为严重的隐性失业,另一方面一些苦累脏的工作国有企业正式职工不愿干,企业还要大量地外聘临时工或合同工来补充企业劳动,目前已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5%,并以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这无疑加剧了隐性失业。

1995年我国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有权自主决定职工的辞退和聘用,由此大量的名义上在工作岗位上的富余人员被分离出来,变在职失业或隐性失业为公开失业。根据国家各部委从1985年起对全国上千个国营企业的抽样调查,国营企业职工平均每周投入的实际工时为40.64小时,仅占制度工时的84.7%;有效工时为19.2~28.8小时,仅占原先制度工时的40%~60%,占5日制度工时的48%~72%。1993年底城镇国有单位职工1.09亿人,若以28%计算,富余人员为3052万人;若以40%计,则高达4360万人.此外,大量的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国有企业的冗员占企业人数的1/3左右;近来几千家国有企业在比较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中,平均约有30%至40%的职工被分离出来.因此,国有企业存在的冗员人数至少为职工总数的30%,即绝对人数在3000万以上。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被不断应用于生产过程,由此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进而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对减少。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改制后科学管理的加强,企业技术装备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富余人员的比重就会更加上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进一步转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竞争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产品没有市场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将破产倒闭或被兼并,一部分效益低下的企业将实行“改、转、租、卖”,众多的企业将会排放由传统经济体制所造成的隐性失业人员,使隐性失业转为公开失业,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劳动者因转换就业岗位而游离于企业之外。国有企业1/3是亏,1/3潜亏,1/3盈利。这种状况至今未能得到根本上的改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市场体系的完善,竞争的加强将使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将有更多的失业人员推向社会。

三、 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

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还表现在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程度提高,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各行业之间差异甚大。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1982年我国总就业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为5-8年。其中农业劳动者平均文化程度最低,文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是科、教、文、卫部门和金融保险事业部门。而日本农业劳动者平均文化程度1975年为11.7年,接近高中毕业程度。这也是中、日两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深层原因之一。

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还表现在,较高文化程度劳动者和知识分子数量占总人口和总就业人口比率太小。通常一个较宽的统计口径是按高、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累计量计算。1949~198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达619.2万人,研究生为15.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达969.8万人。上述共计1604.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左右。若计入经成人高等学校等途径培养的专业人才,按宽口径估计,我国目前知识分子人数约200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2%~2.5%之间。根据1994年人口统计,我国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大学生23.4人,占就业人口的2.4%。美国1981年统计,大学生占就业人口的32.2%,日本1990年统计大学生占就业人口的21.2%,英国1976年统计大学生占就业人口的11%,苏联(原)1989年统计大学生占就业人口的13.9%。专业人才存量太小,尚未构成推进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之一。

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还表现在就业的产业结构方面。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5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按三种产业划分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如下:

《表略》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就业结构的总体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于农业,这是一种较低级的就业结构形态。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在80年代以前,由于长期片面理解和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以及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失误,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萎缩状态。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份额,始终在9%~10%左右徘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开始进入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时期。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只有5344万人,所占份额为12.6%,1990年增加到10533万人,所占份额上升到18.6%,1994年就业人员达到14134万人。所占份额上升较快的事实表明,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导。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表明,我国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有了较大进步,但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非常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仍显得偏低,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大国,我国的产业安排应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替代资本的战略同时缓解资本不足和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而劳动替代资本战略实施最基本的方面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2%,而农业就业份额高达56.4%。目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份额在50%以上,有的国家达6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0%左右,有的国家达到80%以上。这无疑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历史产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目标。尽管可以通过后发效应来缩短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进程,借助政府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发挥劳动替代资本战略和适当向第三产业倾斜的劳动就业政策的影响,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但这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一种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低级就业结构。改革以来,虽然创造了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有利条件,但仍未能从根本上矫正80年代就业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缺陷。这既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转移提供的空间相对较小,也反映出了中国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限制。

四、 劳动力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矛盾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矛盾还表现为劳动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历史上就已形成东重西轻的格局。我国地理学家早在50多年前就把我国从黑龙江瑷珲至云南南腾冲划一线,其东南与西北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差别极为悬殊。目前该线东南半壁仍拥有全国人口的90%以上,西北半壁仅拥有不到全部人口的10%。我国东南地区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土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比较小,自然资源存储量很低;而大西北地区,矿藏资源丰富,草原牧场和耕地面积广阔,人力资源却相对短缺。建国后的头30年通过实施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开发西部的政策曾使这一格局有所减缓。但是,近15年的市场化改革又再度强化了东重西轻的格局。由于对较高收入的追求,城市劳动制度的改革和农村中联产承包对农民自身的解放,以及大量就业机会与劳动力过剩的共同存在,我国的劳动力加速流动,其特征除了农村向城镇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向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流,公有部门向私有部门流处,主流趋势是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西部向东部流,内地向沿海流。就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来说,从流向上看,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由落后或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以及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农村流出劳动力比较活跃地区,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安徽、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广西等省。据中国社科院农发所课题组的报告,安徽省1993年农村外出劳动力高达500万人,占当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0.7%。江西省1993年外出劳动力达到30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20%。四川省1993年外出劳动力累计为1000万人次,其中出省劳动力600万人。河南省1993年外出劳动力累计890万人次,其中跨省流动的39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入的地区,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各类城市。据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对全国不同地区28个县(市)的调查,在全部外出劳力中,进入发达地区的约占58%,进入中部地区的约占30%,进入西部地区的约占12%。按城乡划分,进入大城市的占33.8%,中等城市的占9.3%,进入小城镇的占37.8%,进入农村的占19.1%。据农村经济年度分析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镇打工的占78.5%。河南省农调队对全省15个县(市)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出省劳力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占71.1%,流向中部地区的占17%,流向西部地区的占11.9%;流向城镇的占92.8%,其中流向省会以上大城市的占52.8%,流向省会以下、县城以上城市的占40%;流向县城以下及农村的仅占7.2%。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转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的加速流动。我国劳动力的加速流动,是在城乡或工农利益差别为基本内容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由部门间比较收益势差引导的、以致富为目的的一种地区间劳动力的自愿流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尤其是劳动体制促动下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反映。

综上所述,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转轨过程中,我国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国企改制与破产制度的实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以及劳动力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矛盾和特征。通过分析这些主要矛盾和特征,对于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劳动力下岗失业的成因及结合十五大报告精神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改变我国目前劳动力素质较低的状况,加大专业人员的存量,构成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时,按照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在企业改革、改造、改组转轨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这本身也是广大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党的十五大报告针对目前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劳动力的主要矛盾还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改变我国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些措施有利于解决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98年第4期





首页 | 律师简介 | 专长领域 | 律师文集 | 相册影集 | 人才招聘 | 法律咨询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厦门民事代理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696921382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